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美丽青岛,乡愁记忆|走近省级“非遗”泊里红席

掌上青岛  2015-09-30 11:41

[摘要] 成立红席专业合作社,亮相山东省文博会,注册成为国家地理商标……近年来,泊里红席正在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但愿这个被红色浸润的温情老手艺能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泊里人的乡愁有所寄托。

“炕上没有席,脸上没有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一带,多数居民都有在炕上铺红席的习俗,其编织技艺更有2000多年历史。然而,受草席、革席等冲击,泊里红席曾一度淡出大众视线。近年来,在政府扶持和席匠的创新开发下,这项省级“非遗”成功逆袭,变身时尚床品。青岛市网络文化管理办公室联合晚报全媒体、掌控传媒共同摄制的《美丽青岛,乡愁记忆》第六期,探寻的就是被编进红席里的乡愁故事。

被孙膑鲜血染成的红席

“我们的祖师爷可是2000多年前的军事家孙膑。”泊里红席传承人张学明向记者讲述了当地流传已久的传说。早在战国时期,因遭庞涓陷害,孙膑流浪至泊里一带。生活困苦的他便用高粱秫秸劈成篾子,编成炕席保暖。秫秸本为白色,但孙膑膝伤未愈,滴在席子上的鲜血顺篾子流淌,形成了红白相间的席子,泊里红席的名字即由此而来。

RDER-LEFT-WIDTH: 0px;BOX-SIZING: border-box;BORDER-RIGHT-WIDTH: 0px;BORDER-BOTTOM-WIDTH: 0px;PADDING-BOTTOM: 0px;PADDING-: 0px;PADDING-LEFT: 0px;MARGIN: 0.8em 0px 0.5em;PADDING-RIGHT: 0px;BORDER--WIDTH: 0px">

色彩艳丽,编织严密,躺在上面清凉舒适。在建国时期,备受民间喜爱的泊里红席便曾作为本土特产,进京参加展览。“不管是过年还是结婚,我们这里都得铺红席。”张学明介绍,泊里红席编织技艺还于2009年被列为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青岛民间老手艺的又一个代表。

美丽青岛,乡愁记忆|走近省级“非遗”泊里红席

30余道工序全凭手工

用刀将高粱秸秆劈成0.5厘米左右宽的篾子,把里面的瓤刮净、刮平,再按照挑上压下的方法,将红白两色的篾子编织成各种图案。张学明就是凭借这一双糙手、三两件刀具,编出了一领领泊里红席。

捆坯子、破篾子、挑席子……一捆高粱秸秆要经过30余道工序才能变成一领合格的红席。“一床宽1.7米、长2.8米的红席,我一个人要编5天。”张学明说,这整套工序中没有一个步骤能用机器代替。在他的工作间里,记者站了仅10,就感到有些阴冷。“为了防止折断,篾子必须得用水泡五六个才能编席子。这么多篾子放在屋里,肯定潮湿。”而张学明每天编席的常规动作就是蹲着,有时一蹲就是十二三个。

美丽青岛,乡愁记忆|走近省级“非遗”泊里红席

席匠正在劈篾子

从铺火炕到时尚床品

“这些年编红席的越来越少了,整个泊里镇也凑不够100家了。”席匠毛增昌告诉记者,他蹲在地上编一天席子,也就能赚100多元,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行。“我从小就编席子,可不舍得丢下这门手艺。只要有人买,我就一直编下去。”毛增昌说。

如何才能让纯天然的泊里红席走出农村火炕,走进现代生活?传承人张学明在开发红席品种与图案创新上下足了功夫。“除了铺在床上,我还做了适用于沙发、凳子等不同尺寸的红席。”如今,他已开发出10多个新品种,其花色、图案都精致且有创意。“这两年找我预定做红席的顾客越来越多,我做不完的就只能推掉了。”张学明无奈道。

美丽青岛,乡愁记忆|走近省级“非遗”泊里红席

席匠正在编织泊里红席

成立红席专业合作社,亮相山东省文博会,注册成为国家地理商标……近年来,泊里红席正在摸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但愿这个被红色浸润的温情老手艺能一代代传承下去,让泊里人的乡愁有所寄托。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青岛官微

有料有房有优惠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