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青岛绘出"互联网+"规划蓝图 重点发展十大领域

青岛晚报  2015-12-14 09:37

[摘要] 《规划》提出,争取到2020年,我市初步形成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围绕“互联网+”重点发展制造、商务、物流、金融、文化、农业、旅游、创新创业、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十大产业。

日前,经市政府同意,市发改委发布《青岛市“互联网+”发展规划(201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了我市“互联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规划》提出,争取到2020年,我市初步形成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的新格局,围绕“互联网+”重点发展制造、商务、物流、金融、文化、农业、旅游、创新创业、民生服务、城市治理十大产业。

《规划》提出,我市总的发展方向是,打造国际“互联网+”创新发展主要节点。突破发展优势产业。突破发展“互联网+”制造、商务、物流、金融四大重点领域,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工业城市、东北亚电子商务中心和智慧物流枢纽、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培育发展“互联网+”文化、农业、旅游三大重点领域,努力打造网络文化高地、智慧农业领先城市和智慧旅游示范城市。提升发展公共服务。提升“互联网+”创新创业、民生服务和城市治理三大重点领域,通过线上线下创新发展医疗健康、教育、养老、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提升电子政务、城市治理水平,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努力打造北方互联网创客基地、互联网应用创新示范区和领军智慧城市。

2020年,我市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实现突破。互联网工业、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互联网金融等产业跻身前列,网络文化、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特色经济加快崛起,培育10家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互联网龙头企业,形成10个特色鲜明、比较优势突出的互联网产业生态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万亿元。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依托互联网平台,适应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氛围加快形成,医疗健康、教育、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生态环保等公共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成功打造10个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互联网应用创新品牌。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全市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2500G,光纤网络覆盖率和3G/4G网络覆盖率分别达到100%,IPv6(新一代互联网协议)实现规模部署,物联网等新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一批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云计算数据中心。

创新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全社会对互联网融合创新趋势的认识不断深化,阻碍互联网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较大突破,公共信息资源整合和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适应互联网发展的标准规范、信用体系等基本健全。

根据《规划》,我市将实施网络创新行动、基础提升行动、数据开放行动、龙头引领行动、市场拓展行动、项目示范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李沛)

新闻延伸

“三个一批”

打造一批互联网优势产业生态圈。重点在青西新区、高新区、即墨、胶州、城阳等区市建设一批互联网工业产业园,突破发展家电、纺织服装、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海工装备、航空制造等领域智能制造,打造数据驱动、创新引领的云工业平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圈。重点在崂山、即墨、胶州、市北、青西新区等区市建设一批重点电商产业园和智慧物流产业园,推动线下产业向线上优势拓展,加快提升规模优势和辐射带动能力。重点在崂山、青西新区、即墨等区市规划建设一批互联网金融 “产业小镇”,突出财富、创新、普惠特色,发挥比较优势,抢占发展高地。

打造一批互联网特色经济示范带。发挥文化、旅游和生态城市特色,优先在环湾、沿海、滨河一带布局发展网络文化、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特色经济。以胶州湾、灵山湾、鳌山湾等环湾区域带为重点,结合“一谷两区”开发,建设一批彰显蓝色文化的新型园区,打造数字文化产业示范带。以沿海区域带为重点,加快智慧海湾建设,推广线上平台整合和线下终端建设,优先打造领先的智慧旅游体验区和示范带。以大沽河等滨河区域带为重点,加快即墨、胶州、平度、莱西等区市城乡统筹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发展精准农业、高效农业、体验农业,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带。

打造一批互联网服务创新云平台。围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创新创业氛围,加快构建一批统分结合、分布协同的服务创新云平台。重点整合全市云服务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和数据标准对接,通过购买服务或合作建设等方式,打造一批覆盖全市的公共云服务平台,建立跨领域的城市大数据中心,为智慧城市、公共服务、创新创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整合全市资源,加强物联网网络架构研究,打造集培训、服务、应用示范等为一体的跨行业物联网运营和支撑平台。

重点发展十大领域

(一)发展“互联网+”制造

目标:打造国际知名的互联网工业城市

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借鉴德国工业4.0和美国工业互联网先进经验,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升级互联网交互平台,提升网络化制造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争取到2020年,建设和改造50个智能工厂和500个数字化车间,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80以上,定制化、服务化、低碳化制造成为重点行业主导模式,形成一批智能工厂解决方案提供商,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工业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智能制造示范城市取得成效,初步建成互联网工业领军城市。

(二)发展“互联网+”商务

目标:打造东北亚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深入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和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建设面向日韩、特色鲜明的电商发展生态圈。争取到2020年,电子商务应用率提升到70%以上,培育引进20家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建设网商集聚中心、全球网货营销中心和跨境电子商务高地。

(三)发展“互联网+”物流

目标:打造东北亚智慧物流枢纽

完善海陆空一体化的物流基础设施,支持跨区域跨行业的智慧物流服务平台建设,实现物流组织模式和流程创新。到2020年,我市快递、仓储和物流规划咨询、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智慧物流业态初具规模,培育形成3-5家物流骨干企业。

(四)发展“互联网+”金融

目标:打造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

抢抓大数据时代金融业发展新机遇,将互联网金融产业作为推进国家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坚持普惠性原则,注重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快建设2-3个互联网金融产业聚集区,集聚15家左右互联网金融标杆性企业。建设领先的股权众筹平台。探索建设性的股权众筹融资市场。

(五)发展“互联网+”文化

目标:打造网络文化高地

以增强文化影响力、资本运营力、品牌传播力、内容创新力为出发点,强化互联网思维。到2020年,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打造一批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建设3—5个影视动漫、数字出版、现代传媒、城市互联网服务等产业领域具有示范作用的创新平台,推动青岛成为互联网与文化传媒产业融合发展的先进城市。建设新型报业传媒集群。争取利用2-3年的时间使新媒体有效受众远远超越传统媒体订阅量,建成一流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突破移动传媒发展,推广完善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应用客户端,加快建设国家移动媒体产业基地,举办全球移动互联大会,推动掌控传媒等新型平台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六)发展“互联网+”农业

目标:打造智慧农业领先城市

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全面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推动“三农”管理方式创新,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养模式并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争取到2020年,全市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到65%,引领100万农民在“互联网+”农业发展中致富,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七)发展“互联网+”旅游

目标:打造智慧旅游示范城市

以智慧旅游平台和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在线旅游模式建设为重点,以改善游客体验、提高满意度为核心,推动旅游业向泛在化、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迈进。争取到2020年,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星级饭店、A级景区和旅行社覆盖率超过95%,智慧旅游企业覆盖率达到75%。

(八)发展“互联网+”创新创业

目标:打造北方互联网创客基地

充分发挥互联网创新创业平台作用,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和创业资源的聚集、开放和共享,优化提升科技服务,全力打造创客平台。到2020年,建设50个重点面向互联网发展的创客空间,集聚超过1000家基于互联网的科技服务骨干机构。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大企业和国内外知名互联网企业,联合打造互联网创新中心。

(九)发展“互联网+”民生服务

目标:打造互联网应用创新示范区

深入开展国家信息惠民城市试点,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智慧医疗健康、在线教育、社区服务等新型服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争取到2020年,医疗机构电子病历覆盖率达到90%,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100%,互联社区覆盖率达到100%,社会保障卡覆盖率达到100%。建设人口健康云平台,形成全市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发展“互联网+”城市治理

目标:打造领军智慧城市

持续推进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加快建设资源集聚、运作高效、模式创新的电子政务平台、智慧城市管理平台,为市民办事、出行、生活提供高质量服务。争取到2020年,全市网上办理业务量占全部业务量50%以上。构建交通云服务平台。建设面向行业管理的青岛交通云平台,为公众出行和行业管理提供服务。建立全市统一的GIS-T(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交通“一张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青岛官微

有料有房有优惠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