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青岛城中村改造新规来了,补偿标准大揭秘!】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新的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涉及到改造模式、改造程序和搬迁补偿等方面。新规提出了拆除新建、整治提升和拆整结合三种改造模式,并详细规定了房屋和货币补偿的标准。此外,还明确了财税金融支持和集体经济发展保障措施,保障性住房建设也被纳入城中村改造范围。

正文: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最近推出了新的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新规详细介绍了改造模式、改造程序以及搬迁补偿的具体内容。
在改造模式上,青岛市提出了三种方式:拆除新建、整治提升和拆整结合。对于那些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和城市形象的老城区,将采取拆除新建的方式,按城市标准重新建设。而拆除新建无法盈亏平衡或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城中村,优先通过房屋修缮和环境整治来进行提升。对于需要部分拆除的城中村区域,会在居民同意的前提下,优先进行拆除新建。
在补偿方式方面,新规规定了房屋补偿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选择房屋补偿时,房屋需要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选择货币补偿时,应在房屋搬迁补偿方案公告前明确资金来源。补偿标准则可以根据合法宅基地面积或宅基地上的房屋为基准来计算,由各区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标准。
小编点评:新规的出台无疑是为青岛城中村改造指明了方向,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多保障。拆除新建和整治提升的双管齐下,既能改善居住环境,也能保留历史文化遗产。补偿方式的多样化更是充分考虑了居民的需求,无论是选择房屋补偿还是货币补偿,都有明确的标准和保障措施。特别是房票补偿的引入,更是为居民提供了灵活的选择。财税金融支持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保障也为改造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保障性住房的纳入,不仅解决了部分居民的居住问题,还能有效防止新的城中村再次出现。总体来看,这些措施的出台,不仅是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更是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居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