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迎来重大突破,大涧站至大沽河博物馆站区段双线成功贯通。这条隧道穿越了复杂的地质环境,施工难度大、风险高,但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最终取得了圆满成功。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有了新进展!7月11日,随着“胶州湾2号”盾构机的刀盘顺利出洞并进入托架,大涧站至大沽河博物馆站区段左线盾构机成功接收,实现了双线贯通。大风段全长4111.5米,隧道穿越了微风化流纹质凝灰岩、安山岩、砂岩等复杂地质环境,岩石强度最高达到133兆帕,施工难度非常大。这也是8号线支线首个长距离硬岩盾构区间。为了确保盾构机顺利掘进,青岛地铁第三建设分公司组织了多次研讨会,优化盾构滚刀和冷却系统,克服了各种技术难题。经过18天的努力,右线也顺利贯通,圆满完成了任务。
施工期间,为了应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和高风险的施工条件,项目团队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技术分析,通过增加保径滚刀尺寸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盾壳卡住的问题。此外,团队还对周边建构筑物和济青高铁进行了细致的风险评估,采用自动化监测和24小时轮班巡视等措施,确保施工安全。隧道下穿济青高铁、运营8号线等多个重大风险源时,地表累计沉降仅0.22毫米,顺利通过了多项技术难题。
这次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双线贯通,不仅是一次工程上的突破,更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步。盾构机的顺利掘进离不开施工团队的智慧和努力,他们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克服了复杂的地质条件和高风险的施工环境,为后续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这次工程还承接了我国首届盾构工程技术青年创新论坛,获得了业内的一致好评,标志着青岛地铁在工程质量和技术创新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的成功贯通,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条线路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了工程质量的优良和安全的可靠,为青岛地铁建设树立了新的质量标杆。期待未来青岛地铁能够继续保持高水平的施工和管理,让市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