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积极推动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通过打造六大友好体系,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到2025年,将创建3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逐步实现全覆盖。

最近,山东省民政厅联合22个省直部门,在全国率先发布了一份《加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意见》。这份《意见》明确了全省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到2025年,分区域分层次打造一批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样板,创建300个左右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到2035年底,全省实现老年友好型社区全覆盖。
《意见》提出,要构建“友好空间打造、友好健康支持、友好为老服务、友好社会参与、友好氛围营造、友好信息支撑”六大友好体系,大力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优化社区生活空间方面,加强适老居住空间建设,鼓励各地对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并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提供补助。2025年年底前,计划改造不少于3万户。此外,还将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和坡道等无障碍改造,方便老年人出行。
在健康支持和养老服务方面,《意见》要求提高基层老年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到2025年底,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老年友善医疗机构普遍建成。同时,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向社区和家庭延伸,预计到2026年年底,60%以上的养老机构将开展居家上门服务。
山东省这次推出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意见,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更是在社会参与和精神需求方面做了很多考虑。老年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照顾,更需要精神上的满足和社会参与感。社区健身设施、文体器材的配置,以及老年文体团队的组建,都是为了让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内,能够找到归属感和快乐。而且,智慧养老服务的推广,通过老年大学、社区学校等平台,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产品和技术,也能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减少数字鸿沟带来的不便。总的来说,这次的政策更像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大礼包”,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和幸福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