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亭机场在停运三年后重启,迎来无人机试飞成功。青岛正在大力发展低空经济,致力于打造低空经济核心承载区和相关产业链。联合国内多所知名航空高校,推进低空产业学院建设,培养行业人才,并在公共服务、物流、文体旅游等领域先行先试,形成低空飞行应用示范。

流亭机场在关闭了三年后,最近迎来了一个重要时刻。一架中型无人机在这里成功完成了飞行测试,各项系统运行正常,这标志着流亭机场正式“重新起飞”。这个试飞的无人机是由山东风向标智航装备公司自主研发的飞鹰系列。飞鹰ET60多旋翼运输投送无人机和飞鹰E08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在试飞中表现出色,分别具备多任务载荷和全自动作业能力,应用前景广阔。
据介绍,流亭机场将被打造成低空经济核心承载区,重点发展无人机试飞、检验检测、适航取证及配套服务。这座老机场的优势资源经过重新整合,将为青岛的低空经济产业提供重要支持,未来还计划设立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专门负责低空空域使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流亭机场的重新起飞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无人机试飞,更是青岛在低空经济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通过利用闲置资源,青岛将流亭机场打造成低空经济的核心承载区,展示了城市在新兴技术领域的雄心和创新能力。青岛市发布的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从航测摄影到应急救援,无人机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这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生活的革新。
青岛在这方面的布局也离不开与国内多所知名航空高校的合作,推动低空产业学院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新技术和新服务从这里诞生,推动低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公共服务、低空物流、文体旅游等领域的先行试点,将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希望青岛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创新和突破的势头,为全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树立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