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李村河和张村河经过生态修复和治理,逐渐从昔日的“臭水沟”蜕变为“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绿腰带。市民们在新建的绿道、水中廊道和多个主题节点中,享受休闲健身的乐趣。治理成功不仅改善了河道环境,也为未来城市发展提供了绿色空间,成为城市宜居宜游的范例。

青岛的李村河和张村河,如两条“巨龙”,横跨市区,最终汇入胶州湾。过去,它们在城市快速发展中难以承担水环境容量的负担。近年来,青岛积极进行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尤其在2023年推进的两河治理行动,已让这些河流从“臭水沟”变为市民引以为豪的生态绿腰带。
修复工程包括李村河生态治理工程和张村河生态修复及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清淤工作全面展开,改善了约11.5公里的河道;生态修复面积达116万平方米,固碳总量超800吨。新建的20公里绿道连接两岸,已成为市民绿色出行的好去处。氧气跑道、亲水平台、儿童乐园等设施的增设,为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休闲空间。
青岛在城市河流治理上展现了卓越的实践,李村河和张村河的生态转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一步。这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和健身机会。现代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生态与经济的平衡,而青岛通过两河治理,正逐步实现这一目标。河道治理不仅是环境提升,更是城市宜居度和市民幸福感的提升。未来,随着更多区域的开放和完善,青岛有望成为生态城市的典范。治理一条河,改变一座城,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对未来生活环境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