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加快推进
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出配售型和配租型保障房,满足工薪收入群体和人才群体的住房需求。市民们对新推出的轮候登记系统充满期待,希望在未来能够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景。

青岛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作为全国率先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城市之一,今年青岛市计划开工建设6000套保障性住房,以满足城市工薪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住保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配售型和配租型两种保障性住房将有助于解决城镇工薪收入群体的刚性住房需求。
青岛市采取划拨供地的方式,按照保本微利原则确定销售价格,严格管理房源,不允许上市交易,只能由政府回购或按规定转让给符合条件的家庭。保障房建设优先选择交通便利、公共设施齐全的区域,并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优质住房。
今年是青岛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开局之年”。首批两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分别于3月和4月开工,共提供3613套以75-95平方米左右中小户型房源为主。李沧区京口路项目和市北区开封路项目都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公共设施,15分钟生活圈内涵盖了幼儿园、中小学、综合医院、农贸市场等,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捷。
青岛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的努力值得点赞。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推出不仅缓解了工薪收入群体的居住压力,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划拨供地的方式和严格管理的措施,保证了房源的公平分配和长远利用。市民张先生一家四口目前租住在李沧区,随着孩子的成长,住房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于他们和其他有类似需求的家庭来说,保障性住房的到来无疑是一大福音。我们希望,青岛市能够继续推进这项工作,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居者有其屋”的成果。同时,也期待其他城市能够借鉴青岛的经验,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更多居民的住房问题。毕竟,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