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让自己居住的无物业小区管理顺利,居民自治,牵头自治管理的几名居民主动报名学习物业管理课程。
为让自己居住的无物业小区管理顺利,居民自治,牵头自治管理的几名居民主动报名学习物业管理课程。昨日,记者在市北兴隆路街道了解到,2002年入住的南公司社区经历了一段无物业管理时期后,社区主任带领36名楼长,从2011年开始居民自治。经过4年自治管理,现在每户居民每年只需交80元“物业费”,就能享受到等同于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生活。
居民自治的南公司社区安装了电动挡车杆
居民小区管理规范
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杭州路东侧的南公司小区看到,小区安装了电动挡车杆,门卫核对进入小区车辆的小区停车牌,才给车辆放行。小区里的道路全部铺设了沥青路面,干净整洁的道路两侧用黄线规范划出停车泊位,每个泊位前都标有停放车辆的车牌号码,以免车辆乱停。小区各个主要路口路边设置了一个不锈钢宣传栏,方便投下水、开锁等商家在上面张贴小广告,这样可以避免在居民楼上乱贴乱画。楼院内的绿地修剪得整齐划一,花坛里几乎看不到一点杂物。
曾经私自圈地种庄稼
“如果回到10年前,我们这个小区里到处是私自圈地种的庄稼和乱搭乱建的违法房。”67岁的居民王文泉告诉记者,他是这里的“坐地户”,家里老辈就住在这里。据介绍,南公司社区解放前后是四方机厂的职工宿舍,由于房屋老旧破损,1999年底开始规划拆迁,所有老住户在2002年回迁住进新小区。社区里有35个居民楼,总共2373户居民,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居民小区。“小区入住时有物业公司管理,但这个物业管理差,合同到期后当时的业主委员会拒绝与其续签合同。”王文泉说,虽然小区有物业公司管理,但小区居民楼之间的空地被分割圈占,有的毁绿种菜,有的搭建起违法房当储藏室。小区居民多次找到物业公司反映,都没有结果。2008年,物业公司合同到期,业主委员会将物业公司“炒了鱿鱼”。
报名学物业管理课
之后的一年中,小区由业主委员会管理,准备通过自治的方式管理小区,但由于没有自治管理经验,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多大改善。这期间,业主委员会的成员有的搬家,有的撒手不管,业委会名存实亡。“小区居民自治,得摸清物业管理的门道。”54岁的赵宗祯是这个小区的居民,也是南公司社区的主任,他意识到居民自治需要有专业的物业管理知识。2010年,兴隆路街道举办楼院物业管理培训讲座,他和几名楼长报名上课,系统学习物业管理的规章和技巧。为得到街道的支持,赵宗祯和楼院的36名楼长组成居民自治委员会,利用半年多的时间,挨家挨户做工作,像蚂蚁啃骨头一样,将楼院里近百处违法房和菜园子全部清理干净。居民们自治管理的决心引起街道重视,2011年,街道投资数千万元,对南公司社区整体改造,铺设沥青路面和人行道板、搭建花坛绿地、建起休闲健身广场……为小区自治奠定硬件基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